2020年新年前夜,世界上最大的浮動式海上風力發電站在葡萄牙啟動,與此同時丹麥公布了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計劃——“能源島” 的計劃,德西兩國能源巨頭也在西班牙北部的深遠海,合作開發新的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
在海上風電場從近淺海走向深遠海的大勢下,深遠海正逐步成為風電產業新的“角斗場”。
在這場角逐之中,中國做為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增長最快的國家,亦在努力趕上這一波深遠海開發的浪潮。
不少沿海地方政府、開發商、整機制造商為搶占先機,相繼采取實質性措施,進而謀求更長遠發展。
從沿海地方政府來看,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支持和推進深遠海域海上風電發展的規劃。
如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4月30日公布了《上海市2020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安排》,明確表示推進奉賢海上風電項目和臨港海上風電基地建設,推進深遠海域海上風電和分散式風電開發試點示范。
廣東省能源局也與近日印發《廣東省培育新能源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在行動計劃中也表示,將重點開展深遠海遠距離輸電技術、漂浮式等新型風機基礎等領域研發和示范。
目前來看,廣東、山東、上海、福建等地在深遠海規劃上走在前列,預計不久全國范圍的深遠海風電規劃編制工作將深度展開。
從開發商而言,盡管近海風電在未來一段時期仍然是開發重點,但隨著直流輸電技術和漂浮式基礎技術發展成熟,海上風電業務也逐步向深遠海拓展。
事實上不少開發企業已經通過目前近深海項目的開發積累了相關實踐經驗。
如華能大豐二期10萬千瓦海上風電實現成功并網發電,該項目位于江蘇鹽城市大豐區毛竹沙海域,中心離岸距離約55千米,是目前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該項目的并網也我國深遠海風電的開發提供了項目實踐。
另外,不少開發企業已經開始結合我國深遠海風資源特點及水文地質條件,相繼采取了實質性行動。
4月23日上午,青島藍谷管理局、山東中能融合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有限公司與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三方,在青島藍谷達成了青島深遠海海上風電融合示范風場項目開發協議,項目裝機達200萬千瓦,是全國首個國家級深遠海融合示范風電場項目。
同日,華潤電力與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也舉行海上風電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協議也表示將共同探討共同建設深遠海海上風電技術研究中心。
最后對于設備制造上而言,深遠海高端風電裝備的研究,更是我國海上風電走向深海的關鍵。
尤其是國內已建成的海上風電場采用的都是固定式,在深遠海域海上風電場中如果采用固定式海上風機,其自重和工程造價隨著水深而大幅度增加,因此固定式風電基礎不適用于深遠海環境。漂浮式結構成為在深遠海域海上風電場基礎結構型式的首選。
在這一背景下,上海電氣、明陽智能、遠景能源等國內主要海上風電制造商,不甘人后紛紛加大對漂浮式海上風電風電的設計研發。
4月8日晚間,明陽智能披露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60億元,用于10MW 級海上漂浮式風機設計研發等項目。
此前2019年末,目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測風裝置,也是毗連區海域第一個測風雷達,遠景洞頭海上風電項目漂浮式測風雷達正式下水啟用。
盡管目前我國漂浮式海上風電風機以及適用于遠海的大型化海上風機的研發和批量制造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差距,未來隨著遠海風電大規模開發,我國海上風電裝備也必將迎來大發展。
當然,一個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整體產業供應鏈的共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風機和高端設備制造商、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如何協同配合,為深遠海風電規?;?、集約化、智能化開發創造條件,這些都是我國風電行業需要進一步深思的問題。